流量产业链的红与黑:强化监管与创新计费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5-12-04奔跑的流量让用户的荷包受伤了,让运营商连背黑锅委屈了,也让行业蒙上了一层屡受质疑的阴影。近段时间,围绕流量消费的是非不断,指责运营商“偷流量”的事件一波三折,而随着跑流量真凶恶意软件被揭露,流量产业链背后的木马黑色产业链也曝光在大众视野下――恶意预装软件往往在消费者不知情的状况下,占用空间、耗费流量且无法卸载,甚至还会泄露隐私带来风险。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协会顾问王行之则表示,“长期以来,国内手机市场(尤其是安卓手机)的软件应用管理方面乱象丛生,一些品牌的智能手机通过预装软件赚取收入,也是手机厂商反哺售价的一个重要来源。靠预装软件盈利,这已经成为我国手机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畸形生态。”
这一现象或随着工信部起草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 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有所缓解。长远来看,要想斩断黑色利益链还需落实监管和法律护航。作为流量服务的提供者,电信运营商也亟待完善计费模式,例如引入第三方监管等,避免频频成为冤大头。
“流量去哪了”引发是非不断
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高达近80%,流量消费越发成为通信消费的主流之一,呈现爆发趋势。据运营商201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的数据流量消费量同比增长154%,该数字远高于全球流量消费量平均增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数据流量也出现快速增长,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同比增长77%,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数据流量同比增长47.4%。
但伴随流量经济的爆发增长,尤其是进入4g时代,用户关于“我的流量去哪儿”的疑问也屡屡被提及,近期更是是非不断。从“我是马甲老师”的境外流量乌龙事件,到佛山龙女士手机中流氓软件带来的“3小时耗23g流量”,从因个人热点消耗,武汉女子手机一夜疯跑50g流量,到南京移动用户发现自己手机一夜之间产生了1700gb的wlan流量,即使关闭了无线上网功能,15分钟还是产生了300多兆流量…… 流量疯跑事件集中爆发,电信运营商第一时间成为第一个被责难的对象,这源于电信资费计费过程的复杂性,消费者对此一知半解而引发误会。
行业专家介绍,“用户使用的流量分为上行数据和下载数据,当用户需要访问某网站时,先要发送请求信号,从而产生一定的上行数据流,而该网站将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用户,从而产生下载数据,两部分相加则是用户所消耗的流量。”试问,流量消费的组成用户知多少?在事件有待查证的过程中,运营商成了“加害者”让其情何以堪?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背后有黑手为牟利偷流量而让运营商成了“背锅侠”。新华社报道指出,偷走手机流量的“真凶”主要是各类恶意软件。一些app对流量的非正常消耗已成通病,每天都有大量不知情的用户被占便宜。另据360手机安全专家买昭一丁介绍,流量偷跑问题与手机系统有关。安卓系统对应用权限是开放的,它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即使在用户退出该程序后,该程序还有可能在后台运行并消耗流量。由此,各方矛头也从运营商转向恶意软件,随之是手机安全问题。
流量产业链的红与黑
在流量消费爆发式增长中,流量产业出现了一红一黑两条产业链。虽然同样以盈利为目的,但却存在合法与非法的本质区别;虽然目标对象最终都是用户,但业务内容则是以提供信息服务和盗取用户信息损害用户利益为区隔。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经营”已经耳熟能详,由电信运营商、应用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等组成的流量产业链逐渐成型:运营商作为流量服务提供者靠流量经营获得收入来源;应用内容提供商借助于app、内容等获得流量分成或广告收入;终端商则靠预置软件等获得分成……产业链和用户实际上也是利益共同体,手机上网离不开流量,相关花费也随之看涨。流量产业链以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获取实际收益和用户的认可,以完成流量经营的全部步骤。这也间接说明,通信业的未来走向既不是管道为王也不是内容为王、应用为王,而是产业链的合理分配的新价值链体系。
有了利益的诱惑,黑色流量产业链也在暗地里形成,恶意软件制作者、应用黑商店、木马制作者等都是成员。有调查指出,用户手机每下载一个应用,恶意软件开发者就能获得数元回报;木马制造者则能从虚假流量中获取可观的分成收入。市场研究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平均每部安卓手机被安装了8.2个非必需预装软件。以每部手机获利2.5元来计算的话,这个黑色市场就超过100亿元,且还不包括个人信息买卖等延伸的黑色利益链条。黑色产业链如此热衷流量,黑色利益是主要驱动力。
监管与变革势在必行
如何解决流量经济中的黑色产业链?一靠监管,二靠技术。
完善法律法规和强化监管势在必行。用户当前集中诟病的焦点在于,就手机预装软件等问题起诉手机厂商,但大部分都因相关法律缺失而以失败结尾或不了了之,因此,让手机软件有法可依是当务之急。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委员宁家骏表示,监管部门和运营商都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将信息领域的监管和监督公开化,使老百姓的信息消费更加透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加强智能应用app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让流量消费更透明、顺畅,提升消费者信息消费体验。
而变革计费模式,则是运营商避免频频成为冤大头的必要举措。4g大流量时代,电信运营商需转变流量经营的商业模式,让计费手段更加多样化,从根本上缓解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而引入第三方监管,或能解除用户因信息获取不对称而引发的信任危机,从而真正安心消费。
下一篇:我国ict发展指数高于全球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