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加速制造业新一轮变革 -凯发app

信息网络加速制造业新一轮变革

发布时间:2015-03-24 制造业对于现代国家特别是大国而言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足的重要基石。能源、机械、材料等各个领域的创新演进与交叉融合推动了近代以来制造业的历次重大变革,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突飞猛进的存储、计算、传输能力不断为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所吸纳,带给制造业由局部到整体、由底层到顶层、由表面到深入的巨大变革,成为现代制造业由自动化向数字化不断发展的关键驱动。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方兴未艾,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计算机技术,并开始向制造领域加速渗透,为制造业进一步向智能化阶段迈进提供了凯发平台的技术支持和重要动力,制造业新一轮变革时代已悄然到来。

计算机引领制造业四次变革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经历了四次标志性变化。

第一次是数控系统诞生。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引入电子计算控制研制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生产设备进入数控化时代。此后,在编程技术、数字计算、半导体逻辑控制等的推动下,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如工业机器人、过程控制计算机、plc等也相继诞生并在各领域广泛应用。

第二次是柔性制造系统出现。1965年英国莫林斯公司研制了第一套柔性制造系统之后,美、日、德等国纷纷开始加强柔性制造系统的研究和产业化,实现了数控机床、机器人之间的数据通信,推动了自动化、无人化车间的发展。

第三次是cad软件开始商用。商用cad软件的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同时,软件工程、图形图像、数据库等技术兴起并逐渐成熟,为大型软件开发提供了支撑。cad/cam集成也进而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之一,带动制造业逐步进入计算机集成制造阶段。

第四次是大型管理系统应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商用,桌面操作系统快速发展,信息处理速度飞速提升,人类真正进入信息时代。erp、mes、plm等各类大型软件系统在这一时期纷纷投入使用,制造企业的生产管控和组织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今天,全球制造业面临资源能源压力增大、市场个性化需求攀升等问题,而金融危机后制造业重新得到各国重视,这些都对制造业提出了更低能耗、更优效率、更高柔性、更强智能的新要求。同时,随着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输速度之快、网络计算能力之强、网络应用模式之多、网络普及程度之广为制造业新要求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基于此的各类新模式新业态成为产业应用的潮流和各国发展的重点。信息网络改造提升制造业将成为计算机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史的延续和必然。

信息网络技术是变革的关键

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从生活领域向生产领域加速渗透,以及生产领域原有的企业网、控制网不断演进的共同作用下,一张覆盖企业内外各环节、全流程的信息大网正在铺开,各类新型制造模式也随之浮现。

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新型制造的黏合剂,将分散化的智慧、资源和能力有效汇聚。依托传输速度、传输质量不断提升的各类信息网络,原来分散在各处的资源节点实现了高效连接与高度聚合。在企业之间,互联网技术将地理分散的人员、信息黏结在一起,实现了由单机研发向网络协同的转变。中国商飞利用全球协同研发平台,将设计、制造、适航、试飞等方面的全球数千名工程师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参与各方的高效协作。在企业内部,传感网、工业以太网、局域网、互联网等各类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集成对接,使得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都实现了互联互通。著名工程机械制造商迪尔日立通过在工厂内部署工业wifi及rfid相关凯发app的解决方案,将现场生产与远端管理紧密相连,实现了生产线的实时跟踪和弹性管理。

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新型制造的催化剂,将产品研发、技术迭代的进程大大加快。信息网络在将地理分散、形式不同的各种资源有效连接的基础上,通过资源聚集共享、人员交互协同,大大降低了研发生产的门槛,加速了研发生产的进程。数码大方基于云计算技术打造的工业云将设计制造软件资源部署在云端,以往用户需要上万元才能购买到的正版软件系统,现在只需每日支付几元钱就可以租用,大大降低了用户获取设计研发资源的成本。小米利用网络众包模式开发miui操作系统,通过论坛中2000多万注册用户、10万个发烧友以及1000个荣誉内测组成员,源源不断地获取用户需求、改进凯发app的解决方案,将系统发布周期缩短至月甚至周。

信息网络技术成为新型制造的反应剂,使新型生产、管控模式成为现实。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生产装备、先进生产工艺等直接作用,将高速传输、海量计算、智能分析融入生产制造中,产生了服务型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全新的生产服务方式。三一重工通过工程机械物联网和工业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产品运行状况、分析产品运行数据,对产品风险进行主动预测并提供主动维护凯发app的解决方案,使企业服务成本下降60%。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通过将外部互联网与内部物联网集成,每当新订单到达,生产机器会被“告知”需要何种产品和包装,实现了同一生产线上不同产品的批量生产。

不能简单照搬外国模式

当前,信息网络与工业融合发展已成为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成为我国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加快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但以信息网络技术推动新型制造发展涉及众多领域、众多层面,应当处理好三大关系。

――自身国情与国外模式的关系

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等名词虽然早已为业界所熟悉,但对外国模式的深层次本质、机理、路径还需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推动新型制造发展要以我国信息网络和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产业自身特点为依托,要以我国经济、社会、民生自身情况为根本,国外经验要辩证地吸取和借鉴,而不能被各式各样的新名词、新概念所迷惑,更不能对国外模式简单照搬。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以信息网络技术推动新型制造发展必须依托“双引擎”。发展信息网络与工业融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必须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应当完善监管、简政放权、做好服务,发挥引导作用,当好助手,但不应直接干预企业正常创新与经营。

――ict与制造业相互认识的关系

行业壁垒的客观存在使双方对融合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存在主观化的思维定势。制造业对开放、共享的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缺乏了解和信任,ict领域对制造业特别是原材料、装备等上游行业的要求、特点也同样匮乏。应当建立完善双方沟通、交流机制,同时培育、吸引跨领域人才,加快弥合理念认识隔阂,为融合发展长期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联系电话:010-62199788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七北路tbd云集中心(42号院)16号楼
凯发平台 copyright 2015-2020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凯发app的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