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塑造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外交
发布时间:2015-03-10 政协会议海外侨胞列席代表、完美世界ceo萧泓:用大数据塑造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外交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应用,社会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挖掘、分析、利用好海量数据在各行各业都成为新的竞争力,中国的公共外交也应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本次政协会议海外侨胞列席代表,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萧泓提出《用大数据塑造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外交》的建言。
萧泓分析说,大数据可为公共外交决策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信息支撑,能对受众分类推送提供更精确、直接的指导,能对公共外交的效果提供更及时、准确的反馈,还能通过综合分析来提高公共外交的前瞻性,这些优势值得决策层和公共外交领域关注。萧泓说,民意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刻板印象,也不是分散在千万个体背后难以揣测的虚无结果,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大数据其实给公共外交提供了可以更全面、准确衡量受众感受和观点的一面镜子。他举例说,美国知名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2013年一项民调结果显示,5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友好甚至同盟国家,而在18岁至29岁年轻人群中这一比例蹿升至72%;另一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结果也显示,43%的30岁以下美国人认为中国值得信赖,同样明显高于其父兄辈;这些都显示中国的媒体、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各界在公共外交领域仍大有可为,可以借助新的技术趋势来更有效实施公共外交活动,展示中国形象、表达中国心声、阐述中国立场,加强中外沟通,谋求海外受众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萧泓建议,国内应整合当前散落式的信息数据库,建立涉公共外交数据资源大平台,在补充完善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将各种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进而充分挖掘出不同领域数据的潜在价值。另外,还应逐步推进大数据国际合作。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数据开放和积累方面已颇具规模,在官方或民间组织中建立了涵盖学术、商业、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开放数据平台,我们可通过一定程度的共享、共建模式合法获得其使用权,从而快速有效地拓展和丰富我国公共外交的大数据平台。
此外,萧泓还建议说,中国涉公共外交部门应建构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新型决策机制。在制定政策阶段,大数据分析团队应向决策者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将决策所需的各类要素呈现在决策者面前。决策者可将大数据分析结果与自身的经验和推断相结合,以此提高公共外交决策的质量。政策实施阶段,决策者应基于大数据实时监控,密切跟踪政策的实施状况,面对新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政策实施结束后,决策者们应基于大数据所反馈的信息,对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审慎评估,总结成功经验,为日后持续开展科学决策积累数据和经验。